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学人学术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 2001年4月27日
绿化为何赶不上沙化
赵永新 丁伟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方面所做的努力,成绩不可谓不大: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就达66亿人次,义务植树320多亿株;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83万平方公里。但是,生态环境仍呈整体恶化加速的趋势。据调查,70年代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的扩展数量为1560平方公里,80年代增加到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则高达2460平方公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绿化赶不上沙化的现象?专家们指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治理的同时忽视了保护,在建设的同时忽视了管理,以至于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得来不易的建设成果被各种不合理的人为破坏抵消了。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人为破坏对土地荒漠化的加剧,的确令人痛心——— 

  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高潮迭起;80年代以来,为追求地方经济的短期增长,又掀起新一轮开荒热。大面积毁林毁草垦荒的结果是得不偿失,导致土地荒漠化:“一年垦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四省区遥感调查,1986—1996年10年间开垦面积为174万公顷,其中近一半撂荒,沦为沙化土地。 

  我国原本有非常广阔的天然草场,但由于长期以来盲目增加牲畜数量,大大超过了草场的承载能力,不少地方草根都被饥饿的牛羊吃掉了。统计资料显示,当前西北地区已有近70%的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草场超载率为50%—120%,有的地区高达300%。据统计,1949—1990年间,有235.3万公顷草地因此变为流沙。 

  过度樵采是破坏植被的又一原因。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贫困,不少沙区群众砍林割草作为薪柴,一些机关和驻军也以林木为生活能源,从而使防风固沙的天然植被屡遭破坏。在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部分群众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乱采沙漠中的甘草、发菜等药用、食用植物,成片的草地被破坏掉。 

  河流是维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生态建设的命脉,由于管理不力,流域内各地对水资源利用缺乏协作,造成上游、下游断流,植被干枯,导致沙化。新疆塔里木河上游的胡杨林的死亡,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的消失,就是典型的例子。 

  此外,公路、工矿建设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土地荒漠化。 

  一边是费钱耗力的苦心经营,一边是轻而易举的盲目破坏。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生态建设成果,就这样在举手之间被毁掉了。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土地瘠薄,林草植被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相当困难。在内蒙古草原,1厘米土层的生成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植被恢复之艰难可以想象。生态专家大声疾呼,在目前生态建设的热潮中务必要边建设边保护,边治理边破坏的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了! 

  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刹住滥垦、滥牧、滥采、滥樵等破坏行为,千方百计保护好现有植被,防止新的人为荒漠化。在半农半牧地区,要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严格执法,禁止新的垦荒行为。在牧区,以草定畜,推行舍饲圈养;在正在治理的地区实行禁牧,或者轮牧,切实保护好草场。在缺薪少柴的贫困地区,要想方设法解决农民的烧柴问题;对于滥挖甘草、发菜,要通过立法予以坚决制止。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各种经济开发活动要以水决定取舍,做到科学布局,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资源开采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预先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做好开发后的植被恢复,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令人欣慰的是,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近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果断措施,禁止采集发菜,取缔发菜贸易,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以保护生态环境。这表明,我们在制止人为破坏环境方面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愿有关地方切实保护好现有的植被,巩固好建设的成果。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才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