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人文地理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19日
到凤凰去赶集
赤兔非兔


  我承认,我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那些摆在古老以及貌似古老的店铺里的小商品上面,对于那些古老以及貌似古老的店铺,也就是组成古镇这个概念的那些老房子,我很大度地把它们留给我的照相机。为了这些老房子,我举着我那架貌似专业的OLYMPUS照相机,摆出了各种貌似专业的摄影动作,这使得我在一群举着卡片式数码照相机嘻嘻哈哈劈里啪啦拍照的游客中显得有点另类。其实我心里明白,我的另类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就是滑稽,这“另外一些人”应该是叫做“摄影家”的一群,不过这个时间--街上飘着细雨,人群稀稀拉拉--专业的摄影家们应该倦缩在某个客栈里抱着他们的专业摄影器材正在酣睡,他们在养精蓄锐以待傍晚或者天明的时候出手,因此,在他们不屑出手的这个时间里,我也就能从容不迫地完成我的那些滑稽的动作并不怕被人识破。
  
  凤凰老房子的印象都留在我的照相机镜头下,我没有直接拿目光去欣赏它们,因为我做不到。我想,如果我没有学过机械,或许我还能残存一丝对美的整体的感觉,但是有了四年的机械专业训练之后,这种从整体上把握美的能力在我的大脑里就荡然无存了。一幢建筑在我的眼里,轮廓会消失,代之以“结构”,但我又不是学建筑的,所以也无法专业地“解构”一栋房子,因此,在面对古建筑的时候,我总会固执地想起梁思成,当然也就会顺便想起林徽因--幸亏我不是学解剖学的,否则连美女也可能不会欣赏了。哦,林首先是才女,这我知道,所以,她给我的印象,并不是那张留着法国女人短髻、穿中国传统侧开襟的小家碧玉照,也不是那张戴着学位帽、气质华贵典雅的大家闺秀照,而是那张爬在梯子上费力丈量一个塔状建筑的照片。
  
  大部分游客都和我差不多,把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小店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上面,在这种地方,商品也都差不多,玉器玛瑙金银首饰,还有一堆一堆的木制的或者骨制的珠珠串串,卖假古玩的、测字算命的,夹杂着一两家后现代的青年开的、卖印有切·格瓦拉头像的T恤、毛泽东头像的牛皮钱夹以及本拉登头像打火机等等玩意。蜡染服装、饰品店也是少不了,当然也少不了地方的特色小吃,N多家店卖着同样的特色小吃,并都宣称自己是正宗的,但不管你从哪家购买,都会有两种一样的收获--差不多的味道以及注定不是最低的价格,最低的价格,总会在你付钱之后出现。在凤凰,这种小吃叫姜糖,我们用十元钱买了五包之后,立即就听到了“一元钱两包”的吆喝,同行的朋友坚定地说:他那一包肯定很小。我附和着说:一定一定。
  
  小资们的爱好之中,总是少不了“看书、听音乐与旅游”这三样,如果杂志也可以算作书的话,我愿意相信小资们的话。而小资们喜欢听音乐这一点是绝对毋庸置疑的,小资们谈音乐时的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肯定一些音乐的同时必须否定另外一些音乐,也就是说,他们抨击某些音乐的才能大大地高于他们欣赏某些音乐的才能。对于第三项,即旅游,我一直怀疑所谓驴友是小资体系的一个分支,小资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把一项简单活动弄得很专业,尤其表现在器材上,而器材总是和“品牌”相联系的,这就使得小资精神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有一位资深驴友就和我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旅游的乐趣不在于你看到了什么,而在于旅游过程的本身。
  
  在这个初春的季节,在这个遍地开满油菜花的季节,在这里某些地方桃花已经开败而另外一些地方桃花则刚刚结蕾的季节,我去了一趟凤凰,我穿着一双不防滑的皮鞋,套着一件不防潮的毛衣,打着一把俗不可耐的雨伞,没有带铝合金支架的背包,没有自充气式的防潮垫,我承认,我是去赶集的,绝对不是旅游,所以,你休想笑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