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州:说不上爱谈不上恨的矛盾之都
|
天堂
从2004年5月开始至今,从我与广州的第一次匆匆接触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喜欢上这个让人一下子说不出喜欢它的理由的城市。它似乎没有鲜明的特点,但是它又与许多关键词(比如孙中山、广交会、南方周末、打工妹、公关小姐、飞车党、非典、木子美等等)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当这些词汇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人们会一下子联想到那个位于中国南方的说不上爱谈不上恨充满矛盾的大都市。
虽然我是活到三十多岁才亲自去的广州,但是对广州的印象却是自小而来。儿时印象深刻的电影《羊城暗哨》、《刑场上的婚礼》、《大浪淘沙》都有着广州的背景,再加上历史考试中所必须记住的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屡败屡战的N次起义,广州,给我一种风云际会潮涨潮落的革命圣地的感觉。伴随着改革开放,满大街的餐馆打出了“生猛海鲜、正宗粤菜”,理发店都纷纷来了“广州名师”打理,15元一条的牛仔裤统统来自广州;萨仁高娃扮演的公关小姐现在看起来虽然十分装腔作势,但在那个时候她的回眸一笑真的是颠倒众生啊,至于公关小姐们就职的白天鹅宾馆,那仿佛代表着我们可望不可及的资产阶级美好生活的天堂。
紧接着大家都改革开放了,广州似乎没有那么吸引人了,而更多的负面新闻与广州连接在一起,飞车党抢包成风,背包党敲诈勒索,大学生居然被活活打死在收容所里!所以,当我说要去广州出差时,从未去过广州的老妈居然一再打电话叮嘱我注意安全,什么背包要放在胸前啦,脖子上无论真假都不要带饰品啦,不要当街打电话发信息啦,我只好一面安慰她我绝不会被歹徒打劫,另一方面心里也难免犯滴咕,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难道堕落成了犯罪天堂?事实证明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至少我没有被打劫,而且我也没有看到过!
回忆起我的第一次广州之行,至今还是那么清晰。因为广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飞机是晚上十点左右到达的,在飞机上一个瞌睡醒过来之后,弦窗外的地面已经是万家灯火了,那个时候还是在老机场,机场周围已经是繁华的城区,飞机简直就是从一幢幢高楼上掠过,最后在一片璀璨的灯光中落地的,仿佛是落在了一个黄金的盘子上,那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可惜现在在新白云机场,再也感受不到这种奇妙的感觉了。
我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是五月中旬,走出机场,立刻被潮热的空气所包围,很闷,让人有种不安的冲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广东人讲究吃“生猛海鲜”了,在如此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再不讲究生猛,那就只有集体做腐食动物了。我与广州美食的第一次接触是在流花宾馆旁的一个叫“流花阁”的餐厅,这个名字带着些许风尘气息的的餐厅让我见识到了传说中的“肠粉”。最有意思的是我看到这个餐厅的餐牌上有些优惠的项目(比如点什么送什么),然后下面一条小字:以上优惠交易会期间不用!当时我真的不太理解,从大清国开始就对外开放的广州,为什么会如此小家子气,四海宾客不远万里上这儿来交易,你怎么把平时都有的优惠反而取消了呢。听说宾馆的房价在交易会期间更是令人咋舌!现在我算是明白点了,也许正是由于广州是中国最早的对外窗口,计划经济的影响也是最早萎缩,市场引导一切,凭你是谁,管你是哪里来的,说不优惠,就不优惠。总之,存在就是合理,那个餐牌上的那行字倒是反映出广州人那种不讲虚荣追求实用的态度。
广州这个城市,随着我陆续又去了几次,愈发地觉得它“说不清”。它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既文明也野蛮。车水马龙的高架桥下好象感觉没什么文化底酝,可是,当你站在康有为替“陶陶居”酒楼所写的匾额下的时候,你又不敢有一点小觑之心;当你觉得它纸醉金迷生活悠闲时,地铁报站器里传出的“烈士陵园到了”的声音会让你意识到这里曾经是民主革命的发源地;它早就对外开放了,各类现代化的产品行销全国,但是黄大仙门外蔚然成风的求神算命活动也达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迷信的认真、有魄力”的程度了。但是,正是这种种的矛盾组合深深地吸引着我,身在其中,我常常不能自己地胡思乱想……
珠江夜游好象是广州的一张旅游名片了吧?的确,夜晚的珠江比白天要美多了,霓虹初上,波光旖旎,湿润的南国微风扑面而来,温情无限。电影中周文雍(或者是陈铁军)看到反动派把革命者在珠江沉江后,更加坚定了他们革命的决心。不知道如果当初他们看到的是今朝夜晚珠江的美景,是否还有革命的毅力与斗志?
我们早已习惯自己人一桌吃饭,哪怕就是两个人坐个圆桌也不足为奇。可是在广州,经常能看到几路人马合坐一桌,各进其食互不干扰,人一多,食欲都要增强一些。广州餐馆的平民气息是我最喜欢的,吃饭嘛,要的就是一个轻松愉快不拘束的环境。说到吃,广州绝对堪称“食在广州”这四个字。倒不是说广州吃的有多高档,而是指在广州这个地方,你随时随地都有的吃,有很多东西可供你吃,可以吃的很昂贵,也可以吃的很便宜,在广州,“吃”成为一种全民的享受。我个人认为,平民化与多元化才是食在广州的精华所在。当然喽,我在广州也没有吃过鲍参翅肚之类的高档货,对高级的吃没有发言权,我就是喜欢广州的粥粉面饭,以及那些数不清的甜品和小吃。不过对于“没有广州人不敢吃的东西”这句话我是不敢苟同的,有一次走进一家餐厅时,看到铁笼子里有一只小鳄鱼,嘴巴被紧紧扎在笼底,心里蓦然一酸,我不喜欢这样的美食!
北京路、上下九和天河城是我每次去广州都必须要去的地方,在这几个地方逛,常常恨腿力不够、肚量太小、荷包不丰。这几个地方的逛街人气都是超旺,其实呢,东西并不便宜,人又多,购物环境也不是很好,但是,我就如同受到蛊惑一般,每次不去逛逛,就好象没来广州一样,而每到北京路我就一定要去“成记”吃一碗鲜虾云吞面,每到上下九我就要去荔湾广场里找个美甲店修修指甲,每到天河城我都会不知不觉地买件衣服;在广州逛店心理绝对轻松,周围环境不会给你压力,我最喜欢进店后售货小姐们说的“随便睇随便拣”,比“欢迎光临”有了更多的亲和力;我也喜欢她们在你挑选衣服的时候不会亦步亦趋的跟着你,也不会熟视无睹地轻慢你,她们总是在你需要帮助需要指导需要答案的时候出现在你周围;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到钟意的东西时翻一翻标牌,啊哈,是个自己还能接受的价位。不过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去过中信广场,听说那里营业员比顾客多,所以我是不太乐意去的。
广州的车实在是太多了,我作为匆匆的过客,虽然没有尝过塞车之苦,但是空气中弥漫着浑浊的味道,天空看不到透明的湛蓝,住所外的马路似乎永远没有安静的时候,这让我体会到,车轮子上的城市也不是那么令人羡慕的。不过广州地铁却是我看到过最好的,车新人少,尤其是二号线,站台上的双层玻璃门设置更安全更人性化。坐广州地铁最大的感觉就是人不多,不知道是坐的人少利用率不高呢,还是班次安排的比较合理所以显得人少。无论如何,与上海地铁一号线的“牲口车”比起来,广州地铁真的是开往春天的美丽地铁了。
与北京上海地铁里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广州地铁中很少看到有人读书看报。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广州的平面媒体是很发达的,报纸刊物种类很多,而且以报道出位闻名,《南方周末》这样的报纸给人的印象是广州人比北京人更敢讲话。也许在这个习惯了喝早茶喝午茶喝晚茶的城市里,政治与社会生活早已疏离,这才使得广州人在偶尔谈及政治的时候更加坦率与不设防吧。
翻看广州地图,我突然觉得广州的几个城区的名字好看又好听,白云、越秀、荔湾、海珠、芳村、天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海珠和天河。乍一看这几个清新可人有诗意的组合,还以为是公园的名字呢,说实话,广州并没有给人以浪漫的感觉,但是,这几个城区的名字却偏偏浪漫的仿佛要滴出诗来一般。
说到诗,我就想到了舒婷的《致橡树》,因为能和橡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的正是广州的花木代表——木棉树,遗憾的是我从未看到过“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般的木棉花。我想象着广州满城都是红硕的花朵,幻想着能拥有木棉与橡树般伟大的爱情:“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