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印象
|
佚名
回到家乡,有朋友问我:何以留居成都?
与成都有约,始于她沉淀的文化。武侯的风采,杜甫的悲歌,在我心中向往倾慕已久。
悠然自得的现代成都人、水样温柔的成都女子、幽默风趣的成都方言、比比皆是的成都茶楼、辣麻合一的成都口味,有了让我融入其中的足够理由。于是,成都成了那种让我一来就想融入其中的城市。
成都求学四年,我有了深入成都的大街小巷的机会。
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想象今天的成都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在武侯祠,昔日的金戈铁马灰飞烟灭,如今留下殿宇重重古柏森森,然而,三顾茅庐的故事、草船借箭的传说、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古训以及那些历史烟云留下来的忠义壮举,永远潜存在这个城市。
在杜甫草堂,看到诗人细长的瘦弱的塑像,中国文人的那种忧思会一下袭上每一位访者的心头,让其感受到那种茅屋被秋风所破的凄凉。
武侯祠和杜甫草堂,历史沉积的殿宇,所有浮躁的心无法接收到久远的回响,此刻,摸一摸残缺的石碑,闻一闻泥土的气息,凝视一下古老的树木,再在心中默诵着诗人的诗句,或许还可以聆听到一点古人的声音,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份慰藉,感受成都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声音会在耳边轻吟:"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一个城市,能拥有这样的历史足以自豪,这是历史对成都的偏爱。
一个能吸引目光的城市总是离不开女人所创造的风情。曾经有人把成都比作小家碧玉,需要慢慢接触才会觉出她的好。这种小家碧玉一定带有一种古典的美,是你开始并不在意,可是越来越觉得她的内涵她的灵动她的妙处的那种。
有一本介绍成都的书上把成都女人的风情说得让你有些迷离心虚,书上这样写道:"成都女人水样温柔,善解人意,少是夫妻老是伴,成都女人很靠得住;成都女人比较会当家,常发点小脾气,但是通情达理;成都女人爽朗活泼,伶牙俐齿,但又温柔体贴;成都女人很美,她们的声音有一种天生的韵味,身姿有一种自然的魅力;成都女人懂得生活。。。。。。"这段文字会把你带到一个成都女人的世界,让每个人充满了好感和幻想。
不觉会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唐代那位叫做薛涛的成都女子,她的温琬的吟唱如今犹在耳畔。在杜甫草堂的诗人群雕塑像中,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虽然不是成都人,可是不知哪位设计者还是把她留在那个诗人墨客聚会的地方,唯一一个唱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的女子......
如同今人所说的成都女人的"小家碧玉"一样,成都也是一个温婉的城市。
在成都遍地的茶楼茶铺,泡上茶,漫天的聊着,要上两碟麻辣小菜和花生米,然后欣赏着悠然走过的帅哥靓女,那种氛围和情调,足以让你的劳累和烦恼消失殆尽。而此刻,即使你是外乡客,谁又会有那种飘泊天涯的感觉呢?
去酒吧喝酒,茶馆喝茶,不在酒茶的浓烈,而在融入那种环境,让自己的心绪进入一种想象的空间,进入一种繁忙之余的自由想象的境界。
我常想,如成都这样,让我用一种生活的眼光,用触摸的方式来融入其中,去真切的感受她体验她,还真是少有的几个城市之一。跨越古国东西南北,又怎能再找到一个这样丰富的城市,渊源的历史长河中淌过几辈辈诗圣画仙,飘然而来,悠然而去!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乱饥荒的磨练,却因此数千年来在大山的怀抱中安逸的享受着天府之国的优待!养育一群最安闲生活的人,偏又有着火辣辣的性格。
成都,走向多元化的焦汇点,没有半点沾沾自喜的情绪,没有一点固步自封的停顿,仍然是那分殷实朴素的性格滋润着城市中的每一种元素,在凝重中走向自信成熟......
在许多人看来,成都是一个贫富悬殊相当大的城市,但相比其他城市,这个城市的宽容会感动很多外来人口。外地人,在成都的地位是蛮高的,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来自江皖湖广、京沪辽陕、湘粤闽鲁。。。。组成庞大的外来军团,但是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能融入到成都的生活节奏中去了,每一个人都能在成都的温婉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都是我到过的城市中,最不排外的一个,除了成都周边优美的环境,适应人居住的气氛,这也是我死心留在成都的原因之一。有人说得好:你在北京呆上十年,你依然是外地人,但你在成都只需呆上两个月,你便可以成为成都人了。成都的宽容,会使你很快融入成都。
同样承受过贫穷与饥饿的侵扰,同样面临着城市泡沫经济的困扰,成都这座城却始终保持着一分大气,一分包容,一如她曾经接纳过多少逃难的君主,落魄文人。只有无私的给予,从不过分的索取,她如此内敛的性格更加深了她兼容并包的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她的儿女继承了她的气质,精明处丝毫不输上海人,豪放时犹胜北方汉子三分。然而如此优厚的地理、社会因素,赋予这座古城,这群人更加悠闲的生活方式,有序的城市节奏是最能熨贴人心的。无怪呼人称成都人杰地灵,没有了太过繁复的条框约束,才能让真正的人才踢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来。
成都的宽容,成都的平等,成都的温婉,成都给每个不同层次的人各种机会,使你不得不说,成都,想不爱你都很难。
这是个有太多春天、太多风景的城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