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谒昭君墓
|
冰清
深秋十月,呼和浩特的天空碧蓝碧蓝的,白云一朵一朵散在天空,纯净、清亮、迷人,仰头望去,远远的,空灵而缥缈。 在一个美丽的季节,带着一份崇敬和好奇,我终于走近了昭君墓,了却了一个夙愿。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一座人工夯筑而成的士丘,在广阔的草原上显得格外巍峨壮观。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据记载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明妃的墓地。远远望去,好似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画卷,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是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从古到今,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昭君墓的富有神奇彩色的传说。相传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时候,惟独昭君墓上草色青青,被称之为“青冢”。由于墓周围景色宜人,加之晨曦与晚霞映照,墓景似乎有变化,民间便有昭君墓“晨如峰,午如钟,夕如枞”一日三变之说。 整个墓园以墓体为中心,墓前筑有神道,青冢牌楼、嫱云古雕、和亲铜像,依次耸立。神道两旁,花圃相拥、姹紫嫣红,犹如落地之锦。墓侧,绿荫遮天、曲径通幽;墓后,草亭双立、碑廊百米,别有情趣。拾级而上,登顶远眺,云雾缭绕,千万阴山横黛色;俯瞰眼底,阡陌纵横,万倾良田呈绿茵。 最引人注目的当是那尊和亲铜像,我在此驻足良久。和亲铜像,高约4米,雕像造型质朴,形象生动。雕像中,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双双骑马按辔徐行。马背上,单于回眸、昭君含情,光彩照人。两匹骏马,一似低语、一似倾听,情意绵绵。整座雕像有动有静、动静相宜,人物骑乘,深然一体。精美的雕塑,生动再现了单于夫妇甘苦与共、夫妻相随的感人恋情。 出塞前的王昭君精通曲艺、气质高雅、娇美脱俗。为了和亲,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位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毛毡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而短短的2年婚姻生活之后,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按照风俗的习俗,王昭君复嫁给了新继位的单于,也就是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那时王昭君所受的离乡思念之苦和艰辛的异族生活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她在匈奴期间,参与政事,对于汉匈沟通起到了极大的调和作用;她多次劝说单于应明廷纲,清君侧,多行善政,举贤授能,奖励功臣,以得民心。同时,在春日之际,管理草原,植树栽花,育桑种麻,繁殖六畜,并向匈奴女子传授挑花绣朵的技巧,讲解纺织的工艺,毫不保留地细心施教,她的忙碌与亲和,受到了匈奴人的爱戴,使得历史上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 传说,昭君是天上的仙女,为了汉匈之间的民族团结友好,自愿下凡来到民间,与单于结为夫妻,造福人民。昭君善良而勤劳,自和亲后,和单于相随,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的水草丰美,人畜两旺。昭君有一只琵琶,只要轻轻一弹,就会召来百鸟,在人们头顶飞翔、歌唱。昭君用头上的簪子一划,地上就出现了玉带般的河流、绿茵茵的草地。昭君还有一只漂亮的锦囊,她从里面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上,便有了庄稼等等,关于昭君的美好传说这儿的人们耳熟能详。昭君去世后,人们发现在昭君生活的黑河岸边,平地里长出一座小土山,山顶上飘着五彩祥云。人们说:这是昭君娘娘实现了她的愿望,踏着祥云回到天上去了。远近的农牧民为了纪念昭君,就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地堆在小土山上,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今天的这座巍峨高耸的昭君墓。 昭君墓寄托着呼和浩特人民对昭君深刻的眷恋和哀思,也忠实地陪伴着这位远嫁的汉家姑娘。昭君的名字和她的坟墓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这片土地。现代文、史学家称赞道:“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夕阳西下,要离开昭君墓了,一种伤感填满心头,再次回望那尊和亲铜像,仍然清晰可见,就像昭君的故事一样永远印在了我们心中。崇敬和感悟是人性中最本能的一种体现。生命因有灵魂而灿烂,其实,王昭君已经成为一种寄托,这种寄托熔铸着文人的幽怨、国家的兴亡。她若即若离,若是若非,千百年来,演义着、传唱着。回头看时,她在蓝天上,在朔漠旁,也在梦境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