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踏看钱江源头霞山乡
|
王青阳 齐忠伟
在风光秀丽的钱江源,莽莽苍苍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霞山的地方,古称九都,曾是浙西开化县至安徽、淳安的古道驿站。
最近,文物工作者采风时发现,这个“钱江源头第一乡”保存有较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近300幢,其建筑工艺之精湛、规模之宏大实属少见。
古建筑群坐拥青山
沿着古时开化至安徽的青石板古道行走,走出两山夹峙的青云岭,顿觉豁然开朗,三面环山、一面依水的霞山古村落尽收眼底。在似一轮大弯月的盆地中,靠山而居的霞山古村被分为上下两部分。
徽派建筑风格的古村坐落在现代民居的包围中,炊烟在粉墙黛瓦间飘飘荡荡……
建于明代的爱敬堂是霞山古村最早的建筑之一,为富户郑杜乔所建,面积约760平方米,共三进,内设戏台、大厅、后堂、正厅。中间天井有股清泉潺潺涌出,常年不断,并有小虾嬉游其间,令人称奇。
霞山上田村口的钟楼是古村最高的建筑之一。钟声是族人通知集会或节日庆典的信号。楼上挂明弘治铭文大钟一口。爬到钟楼最高层往外看,上下两村一览无遗,轻叩大钟,钟声悠扬,钟楼边还有一棵500年树龄古樟相伴。远远望去,景色十分秀丽。
霞田的汪氏宗祠是古村最大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共有大戏台、大厅、后堂三进。门面有鹿嚼草等知恩图报等内容的壁画,祠堂内的牛腿雕刻精细,均取材于瑞兽、瑞禽、花草、戏曲故事,工艺水平较高,门前的“汪氏宗祠”和堂内“槐里堂”七个大字庄严凝重,系名人于右任手书。
该祠堂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保持之完整实属罕见。10年前,由村里19位老人组成的老年协会义务承担起保护祠堂的责任,他们天天整理祠堂,找寻遗失的物件,轮流照看祠堂,有时晚上还要巡逻,在当地传为佳话。
霞山老街见证繁华
村外,沿马金溪而建的是一批鳞次栉比的店铺。一条仅二三米宽的小街,从村里延伸到村口的木桥,这就是霞山老街。
霞山老街的店铺也属徽派建筑。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古代商家“前店后坊”或“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石灰墙上隐隐约约露出的“南货贡面”、“花酒发兑”、“南货布疋”等痕迹见证着此街昔日的繁华。
走过街头,我们还可看到当年的船埠头。铁钩、铁链、埠头的巨石都是当年上游百姓停放木排的用具,可见这里的商贸业昔日十分发达。
老街的后面是高墙林立的古民居。黑瓦白墙、马头翘角错落有致。推门而进,一般民居多为三合院式,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为“天井”,采光通风,也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有几户民居门前还摆着旗杆石,显示出该户原主人当年中举或为官时的荣耀。我们还在村民郑访金家中发现了一只咸丰元年立的高1.4米、直径1.2米左右的大鱼缸。屋屋相连的霞山古民居让人流连忘返。
从古至今巧匠辈出
霞山一带多出能工巧匠,据《开化工业志》记载,“明朝霞山龙村张卯生石刻甚佳。”“清朝初年,霞山汪土明是嵌螺甸(油漆)工艺的有名工匠。”加上霞山与安徽屯溪、江西等地邻近,受徽派建筑文化影响很大,因此,本地的能工巧匠经常在安徽、江西一带为当地的富人建屋,回乡后便在霞山造出连片的徽派建筑群。
古霞山的商贸业兴盛与其地理位置、当地资源及徽商的发达有关。浙西边界崇山峻岭、交通不便,霞山地势平坦,人口居住集中,是南来北往的商贾、军士、游客在此歇息、夜宿的黄金地段;钱江源木材资源丰富,山民以砍伐木材为主要收入。霞山河流开阔、平缓,历来是源头齐溪等地运木材停留的地方,成了木材交易的集散地。商业街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兴起和繁荣起来的。
抚罢唐石又看竹马
霞山民风淳朴。走在街巷小弄,你会看到老人们、孩子们三五成群在一起聊天、玩耍,老人叼着旱烟眯着眼,孩子们满脸笑容……
在采访中,我们无意中发现村中的一个晒场上横卧着几块油光发亮的大石,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在石上玩耍。边上的几位老人说,这叫“唐石”,是老祖宗为了纪念唐朝开国的8位将领而设的。
和“唐石”一样,用来纪念唐朝开国元勋的还有民间艺术“高跷竹马”。此舞源于跳竹马,高于跳竹马,配有8匹神马,以慢步、小步冲跑、旋转等舞步进行,动作难度较大。据说是明代大学士商辂与霞山郑旦公首创。
上下两村和睦相处
霞山古村的居民以汪、郑两姓为主,汪姓在霞(下)田,郑姓在上田。据“汪氏宗谱”记载,汪嵩公于公元639年(唐太宗贞观年间)迁此建村。屈指一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传说汪氏祖宗原是猎户,一年雪天他在打猎中发现霞山有山有水,土地肥沃,他就将槐木制成的猎叉插在雪地上,向天祈祷,若翌年猎叉发芽,就举村迁来。没想到次年猎叉果然发芽。
千百年来,汪、郑两族互通有无,又相互竞争,产生了独特的霞山人文景观。“你有我也有,你好我也好”,这从古建筑群的遗迹上可见一斑。这上、下两村都各有两个大祠堂、一个钟楼、一个水碓等,竞争不仅使两地的建筑不断精美,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