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作为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在傈僳人的思想意识里仍占有重要地位。后来,随着帝国主义入侵,天主教和基督教相继传入傈僳族地区。
相信灵魂存在、灵魂不死,是傈僳族宗教信仰的思想基础,并构成他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解放前,傈僳族社会虽然已基本过渡到封建社会,但在怒江、德宏等地区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作为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在傈僳人的思想意识里仍占有重要地位。后来,随着帝国主义入侵,天主教和基督教也相继传入傈僳族地区,并对傈僳族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信灵魂存在、灵魂不死,是傈僳族宗教信仰的思想基础,并构成他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从丧葬习俗中就可以看出,在傈僳族的宗教观念中,和人具有灵魂一样,自然界的万物也无不具有灵魂,凡是日月、山川、星辰、河流、树木都是人们的崇拜对象,他们把那些认为在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精灵称作“尼”,而且种类非常多。
图腾崇拜 从前,傈僳族的每个部落、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怒江地区过去有虎、羊、峰、鼠、猴、熊、雀、竹、荠菜、谷子等十几个氏族,以他们的图腾为他们的氏族名称。而且在这方面有很多历史的传说故事。他们中自称是“括扒”人,即荞麦人;自称是“拉扒”,即虎人,等等。傈僳人认为上述的动植物是他们自己的始祖。
天主教和基督教 十九世纪下半叶,伴随帝国主义的入侵,天主教、基督教也传入云南怒江等地。
外国传教士利用傈僳族多神崇拜、宗教祭祀仪式和巫师的怀疑动摇的心理,极力宣传信仰上帝可以减少杀牲祭鬼、减少疾病和死亡。
天主教、基督教传入怒江和云南其他傈僳族居住地区后,就开展了一系列的传教活动,传教士为了宣传其宗教教义的便利,在思想上、文化上更进一步毒化各族人民群众和教徒,创制了一套不科学的以拉丁字母倒置横装的傈僳族文字,并且大量印制了《圣经》、《圣诗》和傈僳文课本,传播所谓的“耶稣上帝”和资本主义文明,对教徒进行奴化教育。教会还利用办医院、建学校、医病送药、高价收买农业副产品等小恩小惠的办法来笼络群众。但他们要求教徒注意清洁卫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耗费粮食、影响生产的现象,在客观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因而也迷惑诱惑了很多群众,许多人加入了教会组织。到解放前,天主教、基督教得到了较广泛的传播,整个怒江地区建立了教堂213所,教徒发展到2万多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并且有大小神职人员近千人,其中有许多是当地的傈僳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