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简 介

  一进入祖国滇南的哀牢山区,让人赞叹的不仅仅是这里的青山绿水,还有那无数座高达数十级乃至数百级的“田山”。这些古老村落前鳞次栉比的梯田,顺着山势,层层叠叠,犹如数不完的道道天梯,从远远的山脚箐底直挂山顶云天,在茫茫云海中若隐若现,不知是山的田,还是田的山。冬未春初,梯田波光粼粼,再加上那远近山色,田边村旁的棕搁树、凤尾竹的衬托,犹如一幅幅奇巧而壮丽的山水画,构成哈尼山乡特有的风光。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总人口125.4万多。他们自称为哈尼、卡多、雅尼、碧约、布都、白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意愿,统一族名为“哈尼族”。哈尼族世代生息在巍峨苍郁的哀牢群山之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中哀牢山区的元江、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等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占当地人口的一半以上,占哈尼族总人口的76%,其余分布在无量山区、红河以东各县。

  哈尼族有本民族语言,历史上无本民族文字。1957年政府为其创造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已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验推行。

  哈尼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同源于古代的氏羌族群。隋唐时期,哈尼族先民与彝族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公元10世纪中叶,哀牢山区因远、思陀、溪处、落恐、维摩、强现、王弄七部哈尼族因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有功,得到大理国段氏的分封,开始建立领主制度。在哈尼族地区,元朝设“和泥路(“和泥”一词是哈尼族从唐代到清代年间最普遍的历史名称,也是自称之一),明初改为和泥府,后来又分别设纳楼、溪处、思陀、左能、落恐等长官司,隶属临安府。哈尼族首领被任命为大小土司。清代一部分土司被改土归流,一部分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

  近代,哈尼族进入封建社会,但各地发展不平衡。元江、墨江、镇沉等地早已进入地主经济阶段,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和江城县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阶段;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处于傣族封建领主统治之下,部分山区尚保留有原始社会残余。哈尼族从事山区和半山区农业生产,以农产品为主要生活来源,并经营少量手工业、畜牧业、狩猎、采集、贸易等;尤其以善于耕种梯田和山地著称。

  哀牢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利资源丰富。处处是山涧溪流,流水潺潺,常年不断,真正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利用山区的自然条件开垦梯田种植水稻,是哈尼族的一大特长。据文献记载,哈尼族先民垦田种稻历史悠久。当他们还在“都广之野”居住时,已耕田种稻了。唐代,聚居在哀牢山镇沅江、墨江、元江、红河等地的哈尼族先民耕作山田的技术已达到了“殊为精好”的水平。清代,哀牢山区哈尼族的梯田被列名于中国农田史上七种田制之一。云南多数的民族都善于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难度之大,技术之精,则当首推哀牢山区的哈尼族。哀牢山区阡陌相连的座座“田山”,是哈尼族人民长期辛勤开发、精心耕种的成果,也是他们为祖国大地增添的锦绣。 哈尼族人民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1855年~1874年,哀牢山爆发了哈尼族田四浪领导的农民反清起义,建立政权达20年之久,给封建统治者以有力打击; 1917年又爆发过卢梅贝领导的反抗土司压迫的起义; 1925年和1935年,哈尼族人民反击法帝国主义的入侵,坚持了长期的斗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哈尼族人民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哈尼山寨一般建在朝阳、开阔、凉爽并有泉水的山梁或半山腰,往往依山势建立村寨,每寨少则几户人家,多则近千户。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哈尼村寨,你会看到村前梯田层层,村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木丛林或灌木山坡。材寨四周种植棕搁、竹,以及梨、李、桃、柿等果木树和靛青。寨子边沿的磨秋场(“苦扎扎”节日期间众人娱乐场地)上竖着一根高约2米、直径25厘米的木桩,称“磨秋桩”,作为村寨的标志。哈尼族人民的住房风格较多地反映出农耕生活的特点,有土掌房、土木结构草顶楼房、干栏或竹木结构楼房等几种。

  哈尼族以农耕为主,因此,他们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对自然力的崇拜,其祭把活动与农业生产直接相联。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都要举行特定的祭祀活动,而且,每次农业祭祀活动也就成了他们特有的节日。他们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年首扎勒特”(十月年)、“苦扎扎”(五月节)、插秧节和尝新节等。

  “苦扎扎”是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夏历五月,哈尼族人民便迎来了盛大节日“苦扎扎”。节日历时三至五天,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这时繁忙的春耕生产已经结束,盛夏农闲,有社交娱乐的时间,因此,“苦扎扎”节兼有社交娱乐、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意思。节日里杀牛祭神,青年们聚集一起荡秋千、坐骑磨秋、摔跤、唱歌跳舞,尽情欢乐。有的地方夜晚还要在家里点燃松明火把,敲击什物,以示驱病魔出寨。

  最有趣的是坐骑磨秋,这是“苦扎扎”节狂欢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磨秋,是指横架在坚实秋桩顶部的松木秋杆。秋杆两端坐骑人数相等,一般一边一人为宜。一边坐骑的人用脚猛力蹬地,便腾空而起,对方双脚落地亦蹬地腾起,秋杆反复起落,飞旋不停,惊险紧张。勇敢的哈尼族小伙子在秋杆上翻飞如燕,悠然自得。

  哈尼山乡明媚的蓝天、那层峦叠翠的群山,连接云天、碧波粼粼的层层梯田,是那样的和谐优美。可以说,哈尼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和节日、宗教信仰等都烙上了“梯田文化”的印记。林子里,山寨边,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个古老的民族迈着雄健坚实的步伐,顽强地创造着自己民族独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