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白族宗教

  白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本主”和佛教。在白族每个农村里,普遍都供奉着一个村社神,被认为保护本境之主,故称为“本主”神。本主像用泥塑或香木雕成,供奉在本主庙内。本主一般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包括本主夫妇、侍从子孙,少则二十多个,多达八十余个。各村夺主之间,又有亲谊或仇敌关系。据调查,大理各村供奉的本主共有六十神,其中女性本主二十一,男性本主三十九,加上最高之神和神后,共为六十二神。在剑川地区,相传有十八个本主,俗称为“十八堂神”。被尊为“本主”的很多是神话、传说、历史中著名的人物,各地各村不尽相同。有的信自然神(如驱散云雾神、苍山神、洱河神、龙母神等),有的是大将显官(如段宗榜、郑回、傅友德等),有的是民族英雄(如段赤城、杜朝选),有的是义妇节女(如阿南、慈善夫人)等。每逢“本主”生图、忌日或年终岁首,各村群众打着大红伞、日月龙风旗、飞虎旗和清道旗,用彩车或花轿把本主及其属员接到原订驻蹲的每一村寨,各村都要举行盛大祭祖活动。白族群众对本主的祟拜最早可能起源于“金神”,即由原始的崇拜自然神祝发展为崇拜部落或部落首领的一种宗教形式。进入防级社会后,够统治阶级所利用,把许多统治者也附会为“本主”,则是借用“神权”来维护巩固其统治地位了。

  白族人民普遍信仰佛教和道教。早在晚唐时期,有个名“阿阉黎"(阿陀利)的密宗僧人到洱海地区传教,南诏统治者见其教义对巩固奴隶主政权有利,便先后赠封了许多释僧为“国师”、“师僧”,并修建了许多佛塔寺院,使大理地区很早就成为“妙香古国”。南调幸铭时所建崇圣寺“千寻塔”,铸铜佛一万一千四百尊;建屋八百九十间,耗铜四万零五百九十斤。在宾川鸡足出也建有三百六十余座佛教庙宇,相传释边牟尼的大第子翅冲曾在选里入定守衣。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佛旨径持正法,结集至尽甘年,将人定灭,乃往鸡足山。”鼎盛时,稳住僧多达五千人;《南沼野史》也说大理国第一代君主段思乎“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下,大理国时期佛教更为盛行。李京《云南志略》说:“佛教甚盛,戒律精严者,名得道,俗甚重之,名师僧教童于,多读佛书,少知知六经者。段氏而上,选宫置吏,皆出此。民俗家无贫富,督有佛堂,旦夕击鼓恭札,—少长手不释念珠,岁之中,斋戒几半。”可见白族地区祟尚佛教盛况空前;不仅民间群众驾信浮图,而且国王统治者下台后也多削发为僧,人数之多,在中国少数民族史上也是罕见的。据胡蔚本《南诏野史》统计,段氏大理、后理二国共传二十二世君主中,除段思英一代被其叔废为僧外,还有九代国君是自动弹位为僧的。元明以后,“掸宗”又传到大理,佛教的势力更加发展了。各大寺院都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财产,寺院住持往往就是大地主兼高利贷者。直到近现代,佛教在白族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据在大理喜珊的调查,沿至解放前还有二十四个“拜佛会”,男女青年及四五十岁以上者,大多于腿历初一、十五和“佛诞”时斋戒吃素,分别到大慈寺、妙云寺、观音寺、九坛神庙等处拜佛,念心经及太阳经等。知识分子则有“洞经会”组织,经常聚会,涌经奏乐,通霄达旦。据调查,翅川“稠绎”音法保存最完整,至今还有人能弹奏一百二十第五四凋。此外,白族人民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巫教崇拜,如多神崇拜、拜龙、拜杉树、拜巨石,等等。在剑川石宝山还有一座巨大的女性生殖器石刻(白语叫“网央白”),说明白族在古代还有“生殖祟拜”的习俗。民间巫师有“赛波”、“赛母”,人们每有大灾小病,即认为是“鬼神”停祟,须请巫神降神桂鬼,并杀猪、鸡、羊等以祭山川神奉,祈求保佑。随着帝国主义对白族地区的侵略而传人天主教和基督教,但白族信仰的人数很少,绝大部分农民,不相信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