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书=杀猪:养活人,也糟践人
|
茶多芬
杀猪为湖口,教书也为湖口,人们觉得没教书的不行,而事实上少了杀猪的世界又何尝行呢,但是却很少有人对杀猪这行说三道四议论纷纷的,大概讨论杀猪的好坏有点低俗吧……
作者:茶多芬
某女同事说了一句话,挺有意思:教不完的书,杀不完的猪。该同事是湖南的,据她说这句名言是她的父亲说的。
字里行间大概也可以看出,中国教师的一些心态和民间对教师的看法。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学校,当然就有书教,同样哪里有人哪里就要吃猪肉,当然也就有无尽的猪可杀。
每一个人都喜欢在中国教育上发表点议论,专业的非专业的,当教授的或拿小学文凭的,老的或少的,国内的或国外的,留过洋的或一直扎根农村的,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都没这句话经典。
杀猪为湖口,教书也为湖口,人们觉得没教书的不行,而事实上少了杀猪的世界又何尝行呢,但是却很少有人对杀猪这行说三道四议论纷纷的,大概讨论杀猪的好坏有点低俗吧,而议论教育,便会觉得自己变成专家了或很接近专家了。
自古以来,喝茶喝多了,喝出了茶文化,成就了一批茶文化专家,喝酒的人多了,喝出了酒文化,也成就了一批酒文化专家,教书的读书的人多了,也教出了文化读出了文化,当然也会成就一批教育学专家了,有点文字能力的到处找书籍杂志发表,没文字能力的咋咋忽忽在街边大谈教育。我们发现做同一件事情的人多了,大家在一起叽叽喳喳就十有八九能生出好多专家来,我们不妨推测,杀猪的事情议论多了,也同样会生出一大群的杀猪专家来,名声也不会居茶教授酒教授或教育学教授之下。
固然把杀猪和教书相提并论了,但是人们对教书的看法肯定不会简单的和杀猪放在同一个水平位置的。载体不一样啊!杀的是猪,而教的是人,人比猪高级。我们看出点东西了,茶文化,酒文化,杀猪文化,涉及的是低级的植物动物,属于低级文化,而教书文化涉及的是人,人是高级动物,自然是高级文化。
文化的高级程度该是跟人的关注程度与涉及的物种高等程度的积成正比,高级的文化懂的人多,所以碰到的高见和议论也多,老少皆宜。
看的人多了,天天有人推敲议论,自然毛病也多了,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东西,包括文化。假如关注杀猪的人多了,我想人们对杀猪屠夫肯定也是怨声载道议论纷纷了,当然也会有一级屠夫,高级屠夫,特级屠夫,名屠夫,名杀猪场,名养猪场等等冕堂皇的东西出来了,自然也会出现村里的把猪往乡里赶,乡里的把猪往县里赶,县里的千方百计往名杀猪场跑,而有钱的就把名屠夫请到家里来专门杀猪啦!
借用老赵的那句话:这个世界太疯狂啦!
文化养活很多人,也糟践很多人,教书养活很多人,也糟践很多人。
我记得有家长前脚送件衣服给某同事,后脚就在我的耳边说该同事贪小便宜什么都要。我记得有家长喝的醉惺惺来找老师兴师问罪,原因是打了其儿子的头。我记得不止一次的新教师哭着跑出教室,原因是因为去劝课堂里的某学生认真听讲而被气得无奈。我记得因为师生争执,学生把教师的鼻梁打断还要教师检讨。我记得学生会的学生成绩往往平平,我也记得同学们齐着心为身患癌症的学生募捐。我也记得老师陪生病的学生一个通宵。。。。。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永远纠缠不清的阵营,他们本已经形成大家默认的规则,但外界的叫嚣打破了这种平衡。
教育是场足球,守门的是教师。既要防着对方的冷脚冷头,又要防着自家的队员自摆乌龙。场里的场外的固然跑的畅快,踢的热闹,议的畅快,吵的热闹,哪个会管守门的如何呢?门守住了当然被捧为神圣,门没守住那可就的面对众人的口水和漫骂。懂的人或许会有抱一点怜悯,不懂的人可不会听你的辩驳。
教师这个阵营里,多的是落寞和悲情的凡人,少的是快乐和风光的英雄,而堪称圣人的自孔子之后已经灭绝了。
回过头来再想那句经典的名言:教不完的书,杀不完的猪。我的心好象高兴了许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