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洞庭湖候鸟提早归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刘 军 刘朝阳
10月16日,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大小西湖湖面上,野鸭、鸿雁、豆雁、白额雁、灰鹤和白鹭等候鸟正在这里觅食、嬉戏、梳理羽毛……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管理站站长高大立说,这些都是来东洞庭湖湿地越冬的候鸟,今年候鸟来得比往年要早10多天,是20多年来的第一次,这与本地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有关。
燕子在空中自由翱翔
站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洞庭湖大堤上,往洞庭湖内望去,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湖滩。
从大丁字堤到六门闸10多公里的公路两旁,黑压压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场面十分壮观。
在湖滩上,不少鸟儿正忙个不停,他们或在天空低旋,或在小湖泊里觅食。
环保使候鸟早来晚走
据介绍,今年候鸟离开核心景区的时间也比往年晚。今年5月下旬,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还能见到野鸭、雁类等鸟类的倩影,特别是早应向南迁飞的夏候鸟白鹭还停留在此悠然地觅食。
据介绍,东洞庭湖是我国7处被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有217种鸟类共1000万只候鸟在这里越冬。白鹤、白鹳、灰鹤、小天鹅、白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东洞庭湖也可见到。
上世纪80年代湖南建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先后实施了“长江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保护了多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区还对保护区内大西湖、小西湖实施封闭管理。大小西湖实施封闭管理后,湖区没有“迷魂阵”和人为干扰,保留了鱼类和水生动物等鸟类食物,控制了水位,为鸟类营造了最佳觅食、栖息的生存环境。
此外,岳阳市还组织了多个专项整治及打击行动,有效地打击了破坏湿地、偷猎等违法犯罪行为。
去年发现12种新鸟
去年,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了第四届中国洞庭湖观鸟节。一天多时间里,百名“鸟人”在沼泽地、洲滩、湖岸观测到了众多生活在保护区的珍稀鸟类。令人惊喜的是,“鸟人”们发现了乌雕、黄雀、白眉鹀等12种新鸟。这次观鸟活动共记录到190种鸟类,而上一届观鸟节记录的是151种鸟类。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项目官员雷刚表示,第四届观鸟节发现的乌雕是国家二类保护物种,以前从未在洞庭湖观测到。
(据《长沙晚报》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