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城里乡下 >> 父老乡亲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6日
乡村房产状况之变迁
袁士霄


  
   本虾理科功底出身,起这么大的一个社会经济学题目,为的是抛砖引玉,引导行家发表更专业的看法。
  
   旁征博引做不到,好在五十年代末出生的我从小就爱跟祖辈和父辈谈论上代人的事件,对本家族、远房本家、亲戚家、远房表亲和邻近外姓人家的渊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亲身经历过小叔和长兄们“成家立业”的过程。下面就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小生产队说起。
  
   我的家乡在江海之滨的江苏南通地区。曾祖父有五个儿子,堂叔伯父辈八兄弟,其中,大房二子;二房无子绝后;三房独子;四房三子;五房二子。大约在大伯父成人时,祖父们分开单过。每房名下分得十五六亩地,三间正房,外加厨房。土改时,包括我父亲之上的四兄弟娶妻成家。
  
   划分生产队大约是大跃进时候的事情。食堂解散以后,大家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生产队的银子来源于交公粮棉和出售队养生猪,以此支付生产资料、大队与公社的提留和水利民工支出。每家农户用工分买粮草计划;余下的工分换成碎银子维持其它生计, 
  
   我们这个生产队有23户人家,佃农(雇农?)一户,贫农三户,富农三户,地主子女一户,其余都是中农。这是土改前的实际状况,一家是剥削的;一家是受剥削的;其余人家都是自家过日子的本分人。受剥削的和不受剥削的都不用讨饭,不卖儿也卖不女。
  
   凡土改前成家的父辈们,基本住房条件是三间房。中农家是体面的正房,主体结构的木料都是笔直的杉木,五架梁,盖茅草,砖墙。不要以为茅草不好,茅草是结实的野生草,挡雨水能力强,经得起腐烂。茅草屋顶的房子冬暖夏凉,小瓦屋顶看起来气派,其实不如茅草屋顶住得舒服,后来的机夹大洋瓦就更差劲了。关于各家老房子的修建年代没有细细考证过,大概以民国初年到20几年居多,大部分的小厢房修盖于民国30年前后到集体化以前,一般都是用家前屋后栽种的歪脖树凑合凑合。
 ?br>   生产队里各家的住房情况有些差别,佃农分得老东家六间房,其时,他家老二老三都没有出身,佃农和两家单传的殷实中农并列,居住条件第一等;地富和贫农家住房最差;其他中农住房居中。
  
   说来也怪,在我们生产队里,49年后的20年间成家的小叔和长兄仅有很少几个,基本上都是在老屋子里娶妻生子,还不算为难。
  
   49年后的10多年里是生育的好时光,各家都忙着添丁家口,间或夭折孩子。平均每家4个孩子,夭折1-2个孩子。小孩子的出生没有马上带来住房的问题,所有孩子可以睡一床,大点以后再适当加床,房间内放不下,放大屋,甚至放到厨房。
  
   70年前后,房屋紧缺突显出来,兄长们基本上都集中在那个时段“成家立业”。再怎么凑合,新房里面是不能加床的,而造新房的条件基本上是个空白。
  
   一个棒劳力一年的工分钱大约是150块钱左右,每口的粮草钱是60块钱左右,除去其它生计,基本没有结余。每个有儿子快成人的家庭都有一段艰辛的省吃俭用历程,抠出来的钱勉强可以买点砖瓦,加上家前屋后的歪脖树,砍完自家歪脖树,购买邻家的歪脖树,土生不成材的歪脖树价格飞涨。如此,勉强扩建出一两间小房来。
  
   老大之后,跟着老二老三也要“成家立业”,房屋的紧缺越来越严重。直到新的农村政策实现,以及新的水泥钢精结构住房的普及,乡村住房紧缺问题才得到解决。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自家,前面忘交待,我祖父是有独子的三房,属于队里两家殷实中农之一,我们兄弟三人,本人行二。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离家读书去了,自奔前程。
  
   一年回家度寒假,老大与父亲拌嘴,老大拱出一句又臭又硬的实话:“我们没有享到你的福,房子都是嗲嗲留下来的!”可怜的父亲,捶胸顿足。说起来,在四乡八邻,父亲也是数得上出众的人物。
  
   在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下,本乡的房产状况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主要是三个因素,一是国家控制了民生资源;二是农产品没有了自由交易,49年以后棉花种植量增大,粮棉产量也提高,按理说,农民应该更有能力增加固定资产的积累;三是人口制度,基本口粮按照人口分配,多生育常常是解决自家一时粮荒的手段。